整合各类学习资源名师讲座视频,管理培训课程,培训讲座,培训视频讲座下载。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门资讯 海航一下子破产了15家航空公司

海航一下子破产了15家航空公司

更新: 2025-04-26 12:55来源: 网友投稿浏览次数:

这一次海航破产重整,许多网友特别关心海航旗下的航空公司破产重整情况。

根据3月19日发布的《海航集团航空主业战略投资者招募公告》透露的信息:

截至2020年底,航空主业共运营668架商用飞机,132架通航飞机,客运航线数量超1500条;航空主业从业人员6.4万人,其中特业人员超3.8万人。

根据三大航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三大航的机队规模如下:

南航:867架机队

东航:725架机队

国航:708架机队

海航系整个机队规模与东航、国航相差不大了。

海航同时透露当前航空主业在经营境内12张、境外2张客运牌照,4张货运牌照,3家公务机牌照。

根据翼哥梳理,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分两次公告了海航系公司破产重整名单。

细心的网友发现,同是海航旗下的航空公司,分别两次宣布破产重整,有的第一次(2月10日)破产重整,比如祥鹏航空;有的是第二次(3月15日)宣布破产重整,比如首都航空。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海航旗下航空公司还有什么不同吗?

一、两次名单有何不同?

第一次:2月10日,64家破产重整。

其中航空公司8家:

有海南航空、新华航空、山西航空、福州航空、祥鹏航空、长安航空、北部湾航空、乌鲁木齐航空等8家航空公司。

第二次:3月15号,321家公司合并重整。

其中航空公司7家。

有4家客运航空:首都航空、西部航空、金鹏航空、天津航空,

有1家货运航空:天津货运航空。

有2家公务机航空:上海金鹿公务航空、金鹿(北京)公务航空。

除了在香港的香港航空以及桂林航空,基本都集齐了。

甚至还没有拿到121出生牌照的成都神鸟航空都上了破产名单。

第一次是上市公司体系。

此次破产重整涉及的8家航空公司,除了大新华航空是海航控股的大股东外,其他7家公司都属于上市公司海航控股旗下控股子公司。

第二次是非上市体系。

此次破产重整的6家公司,都是属于非上市体系,大股东基本都能追溯到海航航空集团。

严格的说,海航控股的实际控制人是海南省国资委,因为海航控股的大股东是大新华航空,大新华航空大股东是海南省国资委旗下的海南省发控。

二、15家航司有何不同?

两次重整名单共有15家航空公司。

除了1家货运航空天津货航以及2家公务机公司,全部都是客运航空公司。

但这12家客运航空公司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翼哥曾经在(点击:我国有多少种航空公司?)将航空公司划分为几种类型。

按照民航局的说法,具有法人资格的航空客货运公司就是航空公司。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2019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运输航空公司62家,其中客运航空公司有53家。

但仍有不同。

一种是只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航空公司。

这些航空公司没有独立承运人资格,没有121独立运行合格证,他们用的是母公司的统一的承运人资格证。

2000年以后,海航在收购了长安航空、新华航空以及山西航空,就实行了统一代码、统一运营的一体化之路。

所以长安航空、新华航空、山西航空用的都是海航HU的统一代码。

不过后来长安航空又重新申请了独立运行合格证,具备了独立承运人资格,也拥有了9H的独立代码。

山西航空并入海航之后,日渐式微,时至今日,在局方对外公布的航空公司名单中,已没有山西航空。

也就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山西航空只有名字了。

另一种是独立承运人资格的航空公司。

与三大航不同的是,海航与地方合作成立的航空公司全部都是具备独立承运人资格以及独立结算资格。

如天津航空、首都航空、祥鹏航空、金鹏航空、福州航空、西部航空、乌鲁木齐航空。

但这也许只是形式而已。

对于海航旗下公司来说,独立承运人也好,独立法人也罢,基本上丧失了独立两字。

因此,最终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上述航空公司的大股东都是海航。

但还有一家航空公司桂林航空的大股东是地方国资,因此最终从破产重整名单上剔除了。

但海航所说的12家客运牌照,包含桂林航空在内。

海航作为桂林航空的小股东将其说成自己体内的航空公司,到底合不合适呢?

三、股权关系大梳理

1.海南航空:

大股东为大新华航空,大新华航空的大股东则是海南省发展控股公司,是海南省国资企业,但大新华其他一些股东也有海航系公司,所以实际被海航集团所控制。

严格意义上来说,海南航空最早是由海南地方政府组建,后因股权变更,成为与海航集团合作的一家地方航空集团。

海航兴于海南,仍是海南的招牌之一。

这正是此次重组海航方面为何提出如下要求的原因所在:

一是确保运营“HU”代码海航控股、有地方国资股东参与的各航空公司现有注册地、品牌和牌照均保持不变。

二是确保海南航空总部在海南海口,确保海南航空主业不能分割、海航控股及各地方航司一张网管控运营。

三是确保重整后的海南航空须聚焦于航空主业发展,不能擅自投资、从事、开展与航空业无关的其他行业。

2.天津航空

是海航与天津地方政府合作的一家航空公司。

目前天津保税区公司持股4.1818%。

天津方面曾经想增资,不过到如今没有成行。

3.首都航空

是海航与北京地方政府合作的一家航空公司。

北京方面通过首旅集团间接持股,2019年首旅集团曾与海航签署收购协议,不过没有下文。

4.祥鹏航空

是海航与云南地方政府合作的一家航空公司。

云南地方国资曾经签署增资协议,不过至今未能增资。

5.西部航空

是海航与重庆地方政府合作的一家航空公司。

最初重庆方面并未入股,后来才入股。

海航曾与重庆方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不过也未转让。

6.金鹏航空

是海航与上海地方国资合作组建的一家航空公司。

前身是扬子江快运,是一家货运航空公司。

后来上海方面退出。

目前是海航系唯一一家客货并举的航空公司。

江苏方面曾想收购,但最终不了了之。

7.北部湾航空

是海航与广西国资合作组建的一家航空公司。

从支线航空起家,目前走的是干支并举的道路。

估计巴航工业的飞机以后也将全部退出。

8.福州航空

是海航与福州地方政府合作组建的一家航空公司。

福州地方很有意向收购福州航空。

但目前海航整体重整,同时向保持四大航空集团地位,并不接受单独卖出的方案。

9.乌鲁木齐航空

是海航与乌鲁木齐地方政府合作的一家航空公司。

双方曾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但没有下文。

10.大新华航空

大新华航空是海南航空的控股股东。

实际上当初海航是想推大新华航空这个品牌,也曾试图通过新华航空收购海南航空股权,实现大新华的做大做实。

毕竟大新华航空这个名字更像全国性的航空公司,不像海南航空区域特点非常明显。

但没有成功。

11.长安航空

长安航空原来是陕西地方政府组建的一家航空公司,后来运营比较困难,被海航收购。

海航收购以后就实施了一体化运营。

长安航空失去了独立运行资格。

后来基于双方合作,长安航空又重新申请了运行合格证。

12.桂林航空

桂林航空是海航体系下唯一一家不是海航持有多数股权的航空公司。

也是唯一由地方政府控股的航空公司。

因此,桂林航空最终退出破产重整名单也属正常。

毕竟这属于地方国资的资产,海航只是参股,并未资格将其纳入整个破产重整体系中。

也许这正是桂林航空自主当家的好时机。

那么这一次,这15家航空公司到底何去何从,最终会不会落入各地方政府之手,短期内恐怕很难。

现在,只有等待海航重整方案出台。

表1:海航系航空公司股权情况

(以上不包括停场飞机)

表2:海航系航空公司代码情况

热门推荐

广告位: 260PX-250PX

Copyright © 2002-2022 海纳资源网 版权所有 联系QQ1442716096 Powered by EyouCms

黔ICP备202100190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