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智敏
催马扬鞭金风暖
两花一挂是经典
西东两京满城醉
洛阳牡丹香满园
提起豫剧《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人们就会想起一个山东曹县人的名字——马金凤,1922年农历十一月初八生。
马金凤,女,乳名金妮,原名崔金凤,曹县东关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功勋杯”演员,为豫剧五大名旦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系河南省政协委员、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洛阳市豫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剧协河南分会副主席,河南省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马金凤早年照)
她从小接受父亲的严格训练,始学河北梆子,7岁与父同台演出,被誉为“7岁红”。8岁随父去河南,9岁随义父姓更名马金凤。先后师承马双枝、管玉田、燕长庚、翟彦身等人。唱腔先学祥符调,后学豫东、豫西调,幼年扮演武生、须生,10岁改旦行,14岁正式登台演出。因勤于苦练,20岁时即蜚声河南梆子剧坛。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和《花枪缘》。
(马金凤早年照)
1953年春,率商丘地区人民豫剧团演出至南京,在剧作家宗词的协助下,将演出4小时的《老征东》改为两小时的《穆桂英挂帅》,突破传统程式,由青衣兼蓄刀马旦,突出穆桂英这一人物形象。年底到上海,拜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为师,成为梅兰芳唯一一名外剧种弟子。受梅兰芳指导,使穆桂英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
(梅兰芳(左)与马金凤(右)合照)
1956年,随剧团调入洛阳。同年晋京演出《穆桂英挂帅》,轰动首都剧坛,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其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唱法上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运用;唱工以大段叙述性“豫东调”“二八板”为其擅长,吸收山东梆子的音调加以融化;唱腔结构严谨,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舒展,技巧娴熟,造诣深厚。其特点刚健豪爽,深入浅出,蕴藉醇化。她演的穆桂英融青衣、武旦、刀马旦等表演程式为一炉,独具匠心地创造了适合剧情人物需要的“帅旦”这个新的艺术行当,成功地塑造了气宇轩昂、雍容大度、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艺术形象。
(马金凤饰演的穆桂英)
1958年,中央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穆桂英挂帅》,称赞演出成功。后该剧影响全国,盛演不衰。尤其那“五十三岁又出征”的成套唱腔,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在《花打朝》中,成功塑造了程七奶奶这个泼辣、幽默、果断、豪爽的人物形象,1963年,晋京演出时剧作家老舍题诗祝贺。曾多次获戏曲会(调)赛演员一等奖。
(电影《花枪缘》剧照)
在60余载的艺术实践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形成“马派”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拍成戏曲艺术片。
2005年,被文化部授予终身艺术成就奖。
2005年,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元宵节晚会;
2005年11月9日,聘任洛阳市市文化艺术发展事业顾问;
2006年,参加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马派艺术戏曲专场演唱会;10月29日,参加九九重阳节“豫剧六大名派演唱会”;
(小品名家郭达、马金凤大师、相声名家姜昆)
2008年初,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月8日,收杨晓青为徒;
2009年9月5日,参加“祝福祖国·唱响神州”河南戏剧名家演唱会;
2011年9月28日,获豫剧艺术终身成就奖;
2011年9月28日,参加第二届中国豫剧节闭幕式;9月29日,参加电视晚会《功业千秋——庆祝中国京剧音配像播出15周年》;
2012年2月7日,参加2012年河南省地方戏曲拜师盛典晚会;
2013年,参与中国文联组织《百花迎春》晚会录制;
2013年6月23日,荣获庆龄枫叶奖;
(马金凤生活照)
2014年1月10日,参加河南省豫东调研讨会暨商丘市豫剧院65周年成果展。
2022年5月29日上午7点15分,马金凤因心力衰竭在青岛市病逝,享年100岁。
曾获“文化部终身艺术成就奖”、“德艺双馨艺术家”等多项殊荣,被称为国宝级豫剧大师。
豫剧大师马金凤先生家是山东省曹县的。具体是哪里的呢?请参看参看2023年6月13日老虎69090发布的寻访曹县籍豫剧大师马金凤先生的娘家后人,曹县古营集镇力本屯是出生地。2023年6月26日老虎69090豫剧大师马金凤先生的曹县家乡(故居)考,马先生到此村认过亲。
链接
https://m.toutiao.com/is/pcn6kAHf5N8/ - 老虎69090:寻访曹县籍豫剧大师马金凤先生的娘家后人(一) - 今日头条
https://m.toutiao.com/is/tsoq6oG8SH8/ - 老虎69090:豫剧大师马金凤先生的曹县家乡(故居)考 -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