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现中企电话被美客户打爆、“一船难求”的情况,主要是中美关税谈判释放积极信号,以及美国零售商急需补库存导致的。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现象具体表现
● 企业电话被打爆:苏州贝昂智能的联合创始人章燕这几天手机都快被美国客户打爆,大家都在确认关税下调后的发货细节;苏州的一家制造厂负责人老张也表示,自从关税下调消息传出,电话就没停过,美国客户急着下单并希望尽快发货;深圳宝安电子厂老板陈辉邮箱每天收到200 + 加急邮件,还有客户甩出“违约赔偿条款”。
● 一船难求:章燕联系船公司订舱,发现到5月底的美线舱位都快爆了;“运去哪”美线航管人士表示整体已接近爆舱;盐田港集装箱卡车排队长达15公里,上海港货代公司悬赏抢美西舱位,某航运APP数据显示美西航线现货价飙升却依然“一舱难求”。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 关税政策调整:此前美国对部分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如贝昂智能产品被加征的关税高达175%,卖去美国基本亏钱。如今税率降到55%左右,虽然利润空间仍紧张,但企业看到希望,美客户采购热情高涨,纷纷联系中企下单。
● 美国补库存需求: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零售商库存销售比降至1.12,比疫情前暴跌37%。沃尔玛、Target等巨头为避免重蹈去年“货架空置”的覆辙,3月就向中国追加500亿美元订单,急于补充库存。
市场环境因素
4月关税政策收紧时,很多船司把运力调去了欧洲、拉美线,如今需求突然反弹,运力一时无法跟上。此外,全球航运市场本身也存在紧张局势,LNG船市场因俄乌冲突和欧洲能源危机需求激增,汽车出口量激增导致汽车运输船短缺,进一步加剧了“一船难求”的局面。
中企应对措施
● 企业层面:部分企业开始自建船队保障供应链稳定,如上汽、比亚迪等车企下单造船组建自有船队;一些企业通过优化物流方案、拓展多式联运缓解压力,如中远海运集团租用船舶和优化航线布局;还有企业加班加点、增加生产线提高产能,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升生产效率;部分企业考虑调整定价策略,适当提高产品价格或优化产品线应对利润压缩问题。
● 行业层面:中国造船业加速发展,LNG船订单量持续攀升,凭借技术优势占领国际市场。